《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下面简称《条例》)已于日前由国务院颁布。《条例》共6章43条,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务院第一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
建筑节能领域制定的指导条例。这部法规旨在推动政府财政预算投资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
预计《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也将很快出台。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35%,其中日常建筑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80%-90%。据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型城市不完全统计,政府办公建筑及大型
公共建筑,如写字楼、商尝医院等,约占建筑总量的6%-10%,但耗能却占建筑能耗的50%,与全市住宅能耗相当,单位面积公共建筑能耗是
住宅建筑的5-10倍。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节能减排、转变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筑节能势在必行。预计未来3-5年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增速有望超过20%。
评论:
《条例》要求建立公共机构建筑负责人全面负责制。与以往不同的是,《条例》明确规定,公共机构节能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直接与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
挂钩。这与去年6月份《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关于相关责任人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具有相类似的硬约束条件。我们认为强制性建筑节能指标的设立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将有利于建筑节能措施的落实和完善。
《条例》要求公共机构建立建筑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出具年度能源消费报告,并进行能源审计。各部
门根据自身行业情况制定建筑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标准,严格在能源消耗定额内使用能源;将节能产品列入建筑
设备采购清单,按照国家标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建筑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出具年度能源消费报告,并接受能源审计;建立健全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并建立监督检查措施。我们认为以上一系列措施将使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管理公开化、透明化,促进公共机构建筑的节能化改造,降低公共机构建筑能耗水平。实践表明,建筑节能带来的经济效应已经开始带动其他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浪潮。
新建建筑智能化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为行业增长奠定空间,根据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和赛迪咨询预测,预计未来3-5年增速有望超过20%。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2006年达到238.5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智能建筑总投资额增速不低于20%,2010年智能建筑市场容量将超过500亿元。
我们首次给与智能建筑行业“增持”评级。我们认为行业未来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伴随着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业务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行业增长将显著快于GDP增速。建议关注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相关
上市公司:泰豪科技、N延华。其中给与泰豪科技“增持”评级。泰豪科技作为智能建筑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智能建筑业务连续多年位列行业前三甲,在技术研发、品牌、优秀案例积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充分受益行业未来快速增长。延华智能是以上海为基地、逐步向全国拓展的智能建筑区域领先企业,在区域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和案例积累,轻资产模式使得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建议投资者关注。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